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

安全、快速、便捷的加密货币交易服务,支持超过1000种数字资产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。

24h 交易量
$8.5B
用户
15M+
币种
1000+

手机挖矿违法吗?

在数字货币热潮中,手机挖矿悄然兴起,不少人好奇其是否合法合规。答案是明确的:在中国,手机挖矿属于违法行为。

从政策层面来看,国家对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活动持坚决整治的态度。2021 年,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的《关于整治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活动的通知》指出,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活动指通过专用 “矿机” 计算生产虚拟货币的过程,此类活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,对国民经济贡献度低,对产业发展、科技进步带动作用有限,已被列入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 年本)》淘汰类,属于 “落后生产工艺装备” 范畴。这里所提及的 “矿机”,涵盖了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种用于计算生产虚拟货币的设备。无论是使用专业矿机,还是借助手机进行挖矿,本质上都属于被禁止的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活动。

手机挖矿不仅违反产业政策,还可能触犯一系列法律法规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规定,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,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、保护生态环境。手机挖矿过程中,设备长时间高负荷运行,耗电量大幅增加,这无疑是对能源的一种浪费,与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,违背了上述法律条款。同时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(2018 修正)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》等法律也对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、工艺、设备等行为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,手机挖矿正属于此类违规行为。一旦被相关部门查实,可能面临责令停止使用、没收违法设备,甚至处以罚款、责令停业整顿等严厉处罚。

此外,手机挖矿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,可能衍生出诸多违法犯罪活动。部分不法分子通过制作伪装成正规挖矿 App 的恶意软件,诱导用户下载安装。这些恶意软件一旦在手机中运行,不仅会占用大量手机资源,导致手机发热、卡顿甚至损坏,还可能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,如通讯录、短信、银行卡信息等,用于实施诈骗、盗窃等犯罪行为。还有一些手机挖矿木马会将用户的手机纳入 “僵尸网络”,远程控制手机为其挖矿牟利,这不仅侵犯了用户对手机设备的合法使用权,也严重危害了网络安全和公共秩序。从法律角度看,此类传播使用恶意程序的行为,不仅构成民事侵权,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甚至《刑法》,被认定为妨害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。

在现实案例中,已有诸多因参与虚拟货币挖矿(包括手机挖矿)而遭受损失或受到法律制裁的情况。例如,一些投资者轻信所谓 “手机轻松挖矿,躺赚数字货币” 的宣传,下载挖矿 App 并投入资金购买算力或参与相关项目,最终却发现 App 无法提现、平台跑路,导致血本无归。还有部分个人或企业因从事虚拟货币挖矿活动,被相关部门依法查处,不仅挖矿设备被没收,还面临高额罚款,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相应的法律惩处。

综上所述,手机挖矿在我国既违反国家产业政策,又触犯法律法规,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与衍生犯罪隐患。广大民众应充分认识到手机挖矿的违法性与危害性,自觉抵制此类行为,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与经营活动,共同维护良好的经济金融秩序与社会环境。

加密货币知识学院
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